Quantcast
Channel: 太陽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93

台南「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展出朱印船繪馬、武士陣羽織

$
0
0
台南市鄭成功文物館現正盛大展出「世界的大員-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迄今已吸引超過上萬民眾前往觀賞。台南市文化局為策劃此次展覽,特別與南方俗民物質文化資料館及日方跨國合作,展出近600件重要貿易文物,可說是臺灣有史以來最盛大的17世紀大航海時代展覽。其中,特展所展出的「武士用陣羽織」及巨型「朱印船繪馬」,成為會場最受矚目的焦點。
朱印船繪馬(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
文化局表示,由南方俗民物質文化資料館提供、摹寫自早期朱印船景象的「朱印船繪馬」,因圖內所繪船隻為長崎代官末次平藏所建造,亦稱「末次船繪馬」,特展所展出的這片繪馬相當龐大,尺寸約為長185公分、寬206.5公分。此朱印船的繪法寫實,是考證當時朱印船造型非常珍貴的資料。

從其外觀來看,該船是西洋式大帆船(Galleon)和中國式平底帆船(Junk)折衷的樣式,右下方的氏名也透露出,這是1634年該船號所屬的豐後氏、石本氏及大賀氏等16名客商自東南亞貿易豐碩安返後,為了還願報謝神祇而聯名奉掛給長崎清水寺的,原件寄存在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為該市指定的有形文化財。

另外,由日本道觀提供展出的「武士用陣羽織」,是江戶時代武將穿在甲冑外的無袖衣。「陣羽織」源自日本戰國時代,是武士穿於鎧甲外側無袖和服的通稱,兼具有方便、防寒、美觀的功能。陣羽織有一定的樣式,本次特展展出的,則使用鹿皮為素材,衣領和開襟兩邊裝飾刺繡的花紋綢布;後背貼布繡某武家的家紋。陣羽織的式樣,有一說是日人模仿自前來東亞拓植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所穿著的衣服。
武士用陣羽織(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
今年鄭成功文化節主題為「世界的大員」,「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為搭配今年度鄭成功文化節活動開展,由於展出文物豐富多元、深具教育意義,文化局特別將此展定位為本市年度重點文物展覽,展出時間至102年3月15日止。為了此次特展,文化局向眾多合作單位商借珍貴文物原件:包括南方俗民物質文化資料館560餘件、日本長崎縣九州陶磁文化館6件、日本財團法人松浦史料博物館4件及日本道觀10件等,共計展出約600件17世紀西太平洋貿易圈及大員港市貿易相關的重要文物,以及包括古地圖、書畫、瓷器、錢幣等也都一一呈現,刻劃出大航海時代富饒的港市面貌。

「大員」即今日的臺南安平,歷經荷蘭東印度公司38年的統治。大員港市作為荷屬東印度公司轉運站,絲綢、瓷器貿易收益豐潤,曾是該公司在亞洲的金雞母,一度成為東亞商館之冠。1662年荷鄭之戰荷方敗陣,東印度公司退出臺灣,大員港市的地位,方為東亞海上貿易霸權鄭氏一族所繼承。由這些歷史文物可以得知,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臺灣,早就透過繁榮的海上貿易浮上世界舞台,以大員港市核心與世界接軌。

台南市文化局:www.tnc.gov.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9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