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太陽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93

北美館展出許銘仁紙本素描創作個展-過往.風景

$
0
0
《過往.風景》展出許銘仁22幅以「風景」為主題的紙上素描作品,不論作品描繪之事物與事實相干與否,它們展現了作者的微世界,透過「距離」傳達他與他的世界的寂靜孤寂。從紐約遠眺家園裡的景觀,成了作者記憶裡的原鄉;同樣的,回到原鄉,遙望彼端,無法驅散雙眸中的紐約。「實景」只是透過「距離」所創造出來,作者鑽進日夢的景象,這裡的景觀成為一種中介空間,唯有站在遠方才存有。許銘仁這一系列素描創作,讓我們判斷作者鑽進了微型世界裡透過「距離」觀測場景、事件,藉由繪畫直接表述他當下存有的狀態。而繪畫中的事物也帶給作者「擁有」的真實感,讓自我探尋的孤寂消融在自身存有的意象中,造出可視或不可視的景觀,夢想著生活在裡頭,或者將自己丟入於意象所造出的微型世界。

許銘仁,1975年生,畢業於紐約州立大學New Paltz學院。《過往.風景-許銘仁紙本素描創作個展》係台北市立美術館99年度對外徵求展覽申請,自95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的6個展覽之一。此展呈現藝術家一直以來以紙為創作媒材,尤近3年多來對紙本素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過往.風景》將展出許銘仁22幅以「風景」為主題的紙上素描作品,描繪記憶裡時而清楚時而模糊的過往風景。因應圖像的需求漸進發展出純手工的造紙技術,作為其繪畫與創作表現的載體,因此,就許銘仁的素描作品而言,紙本身的製作過程即為創作過程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此展自3月19日至5月1日,於北美館地下樓F展區展出。

許銘仁的紙類創作以各式廢棄紙張如報紙、廣告紙等為材料,將大量的紙張和成紙漿再重新製模塑成如畫布與框架的厚度,利用每張紙上原有的色彩或文字作拼貼集湊,加上塑成過程中特意安排的表面凹凸深淺效果,每張作品所呈現的的表面肌理架構也就有所不同,同時也因為紙質與環境氣候的不同,在創作過程中產出預料不到的效果。許銘仁在自己製作各式不同的「畫布」上以鉛筆、炭筆描繪緊密疏鬆的線條、格子等,加強欲所呈現的心中風景印象。

但許銘仁繪畫中的風景不是真實的,他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沒有實體的世界,這個不存有的世界更貼近作者生命中的各種片段,就像「過往的風景」在記憶裡堆造,隨著時間的流逝,只留下殘影。對作者而言,殘影輕如鴻毛,用素描的形式去表達這比鴻毛還輕的「過往的風景」終於完成了他與他的世界彼此之間緊密相依的時刻。

如果進一步仔細觀看作者近3年多來對於紙本素描的探索以及思考的痕跡,用單色素描描繪景物正是追求一種純淨的狀態,回溯到開天闢地人類以大自然為本的繪畫初始。因此,從媒材(素描)的選擇,到刻意用純手工的造紙工法,把造紙工藝融入創作其實是富含意義的,與其說回歸到傳統媒材,倒不如說是一種暗喻:回歸素樸的純淨。素描對他而言是繪畫藝術中一種純粹極境的表現,讓他與他的世界彼此更為貼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9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