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2年臺北文學季」即日起化身為250種「作家的第一本書」,10部、共20場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一溪一山一線」的文學地景走讀,影像展、攝影展再加上16場「文學書塾」系列講座,在中山堂、臺北之家光點電影院、寶藏巖、陽明山、淡水捷運線,以及大多座落於「康青龍」、「溫羅汀」的獨立書店或出版門市,與市民遊客處處相遇…
遇見250種「作家的第一本書」…
「出版『第一本書』是每位作家重要的第一步,不但關係日後寫作方向,也從這裡堅定了寫作之路。」策劃展覽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者應鳳凰以新科立委、名作家張曉風為例,她的第一本書《地毯的那一端》(1966年)不僅成為結婚的代名詞,書中也已顯現出對「國事民生」的關心。應鳳凰挑選1950年以來,所出版的「作家第一本書」約250本,分為「傳承與播種」(1950及1960年代)、「鄉土與耕耘」(1970)、「多元與開放」(1980)及「新秀與爭鳴」(1990以來)四區,不僅呈現不同世代作家的創作歷程外,並刻劃出台灣文壇的發展潮流與時局變化的樣貌。諸如「文星書店」時期推出白先勇(《謫仙記》)、王文興(《龍天樓》)、李敖(《傳統下的獨白》)等作家的第一本書,70年代初登文壇的女作家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李昂(《混聲合唱》)等,80年代崛起的評論家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散文家舒國治(《讀金庸偶得》)等,展場內均可見到他們初試啼聲的作品。
3月16日至4月1日在中山堂二樓展出的「作家第一本書」主題書展,除同場加映去年極為轟動、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的影片精華及攝影展外,並邀請知名攝影家陳文發規劃「在臺北,文學人顯影」影像展,展出其多年來為文學家拍攝的黑白影像作品。
遇見文學一溪一山一線
由自然旅行作家劉克襄所規劃領路的「遇見文學一溪一山一線—臺北文學走讀」活動,以環繞或貫穿文學創作現場的一溪(新店溪)、一山(陽明山)、一線(淡水捷運線)為實地踏查的路線,將帶領所有文學同好,走訪屬於臺北特有的自然地景,觀看作家立足、做夢、工作或戀愛的空間,藉此想像或感受其作品與地景間的多重交響。4月7日至5月20日,三條路線共有六梯次活動、全程免費,3月19日至23日受理報名。
遇見文學與電影交會
「臺北文學‧閱影展」4月20日至27日在臺北之家的光點戲院,嚴選包括【少年歌德的煩惱】、【威尼斯商人】、【繁華夢一場】、【蝸牛食堂】、【型男醉後日記】等10部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共放映20場次,照見文學的另番光影丰姿。4月15日影評人麥若愚將先為影迷導讀影展的10部電影。
整個文學季、也是「文學書塾」系列講座的最後壓軸,將在文化局專為文學打造的館所,甫於去年底開館的「紀州庵文學森林」畫上句點。紀州庵文學森林目前委由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進行文學相關的展演與推廣活動,歡迎所有市民、附近社區居民到訪。「2012臺北文學季」所有活動已編印成精美的《文學簿冊》,全市各藝文場所及誠品書店均可免費索取,或至臺北市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活動官網http://2012TLF.culture.gov.tw,電洽(02)22281626查詢。
Clik here to view.

遇見250種「作家的第一本書」…
「出版『第一本書』是每位作家重要的第一步,不但關係日後寫作方向,也從這裡堅定了寫作之路。」策劃展覽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者應鳳凰以新科立委、名作家張曉風為例,她的第一本書《地毯的那一端》(1966年)不僅成為結婚的代名詞,書中也已顯現出對「國事民生」的關心。應鳳凰挑選1950年以來,所出版的「作家第一本書」約250本,分為「傳承與播種」(1950及1960年代)、「鄉土與耕耘」(1970)、「多元與開放」(1980)及「新秀與爭鳴」(1990以來)四區,不僅呈現不同世代作家的創作歷程外,並刻劃出台灣文壇的發展潮流與時局變化的樣貌。諸如「文星書店」時期推出白先勇(《謫仙記》)、王文興(《龍天樓》)、李敖(《傳統下的獨白》)等作家的第一本書,70年代初登文壇的女作家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李昂(《混聲合唱》)等,80年代崛起的評論家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散文家舒國治(《讀金庸偶得》)等,展場內均可見到他們初試啼聲的作品。
3月16日至4月1日在中山堂二樓展出的「作家第一本書」主題書展,除同場加映去年極為轟動、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的影片精華及攝影展外,並邀請知名攝影家陳文發規劃「在臺北,文學人顯影」影像展,展出其多年來為文學家拍攝的黑白影像作品。
遇見文學一溪一山一線
由自然旅行作家劉克襄所規劃領路的「遇見文學一溪一山一線—臺北文學走讀」活動,以環繞或貫穿文學創作現場的一溪(新店溪)、一山(陽明山)、一線(淡水捷運線)為實地踏查的路線,將帶領所有文學同好,走訪屬於臺北特有的自然地景,觀看作家立足、做夢、工作或戀愛的空間,藉此想像或感受其作品與地景間的多重交響。4月7日至5月20日,三條路線共有六梯次活動、全程免費,3月19日至23日受理報名。
遇見文學與電影交會
「臺北文學‧閱影展」4月20日至27日在臺北之家的光點戲院,嚴選包括【少年歌德的煩惱】、【威尼斯商人】、【繁華夢一場】、【蝸牛食堂】、【型男醉後日記】等10部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共放映20場次,照見文學的另番光影丰姿。4月15日影評人麥若愚將先為影迷導讀影展的10部電影。
整個文學季、也是「文學書塾」系列講座的最後壓軸,將在文化局專為文學打造的館所,甫於去年底開館的「紀州庵文學森林」畫上句點。紀州庵文學森林目前委由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進行文學相關的展演與推廣活動,歡迎所有市民、附近社區居民到訪。「2012臺北文學季」所有活動已編印成精美的《文學簿冊》,全市各藝文場所及誠品書店均可免費索取,或至臺北市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活動官網http://2012TLF.culture.gov.tw,電洽(02)22281626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