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黃金盛產的年代裡,九份即被喻為「不夜山城」、「小香港」,這裡的每個夜晚可用「歌舞昇平」四個字來形容當年的熱鬧程度,礦工們用生命掙來的錢,到這裡尋歡買醉,以換取短暫的快樂,店家們則儘量滿足他們需求,從白天到夜晚從不打烊
在那「金」色年代裡並沒有什麼娛樂,人們到九份採買、看電影、泡茶聊天就已經很滿足了,尤其在茶坊之間穿梭的走唱藝人,吟唱著家嫏的歌曲時,更能安慰離家背井的遊子們。礦區停採後,人口快速流失,繁華不再後,這座「不夜城」也吹起了熄燈號,直到電影「悲情城市」再度喚醒人們對這塊土地的情感,九份一夕之間成為觀光寵兒,豎崎路、基山街上的茶坊,每天更是座無虛席,白天做的是日本、香港等地觀光客的生意,晚上做的是識途老馬的愛茶台客。
蔡添光表示,九份人公認這裡最美的時刻就在黃昏,九份的熱鬧也隨著夜色的來臨,更顯熱鬧與質樸。五、六年前,九份第三波人潮至夜間十點才正式開始,在豎崎路上的十多間茶坊坐滿喝茶聊天的男女老少,由於這裡的茶坊都是別具特色,可說是全臺保存最好的茶坊;因此,人們常說夜間經濟才是九份的真正面貌。
而掀開臺灣的喫茶的歷史頁,臺灣茶藝館的出現始於七○年代後期,鼎盛於八○年代,臺北茶館最為密集的地區也從早期的公館、永康街一帶,逐漸移至木柵貓空,今日則在九份吹起茶藝文化的休憩風潮,甚至成為許多日本茶藝教學影片拍攝的地點。
如今,加上昇平戲院的重新開幕,更增添了這個山城的人文之美。實地走訪過去為不夜影城的昇平戲院,遊客將可藉由「電影印象」、「戲台重現」尋找懷舊的感動,更可在「水金九藝術文化推廣講座」體驗山城的獨特藝術。遊蕩在九份穿屋巷弄中,民眾將可透過戲院的繁華印象與九份的茶藝文化,在最美的黃昏時刻與這座山城邂逅。更多昇平戲院的相關活動訊息可至http://www.culture.ntpc.gov.tw網站查詢。
活動官網: http://www.ntpcsjj.tw/SJJ/index.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