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大啖海鮮時,這些吃在嘴裡的美味,都是漁人拼風搏浪、細心養殖的辛勞。台灣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已成為世界六大遠洋漁業國之一!而養殖技術更是名聞遐邇,尤以石斑魚產業獨步全球,年產值逾38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灣農業 澎湃一百」網站,在慶祝建國百年漁民節活動之際,推出「漁業與海洋的對話」主題,帶領民眾見證漁業自艱辛邁向富麗的過程。此外,即日起至8月10日止,只要參加「夏日擁抱海洋路線票選」活動,還有機會把「海洋鮮味禮盒」帶回家!
「出海前,回答任何問題都要說『有』」、「虱目魚原來叫做什麼魚」,這些趣味的漁業小故事,都在網站專題中。除了知識性內容,民眾可以看到早期漁船的作業模式,當時漁民的捕魚方式不僅困頓,每次出航就是與海相搏。還有難得一見的捕魚秘技,從漁獲量頗豐的扒網漁船到充滿力與美的鏢旗魚,像是一幅漁業歷史縮影。除此之外,也介紹了極具在地特色的魚種:包括每年冬天洄游至臺灣南部的烏魚又稱為「信魚」;外銷成果亮眼的鮪魚業;以及擺脫「土味」,一躍世界舞台的「臺灣鯛」等故事。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漁業的不同風貌,同時推出「夏日擁抱海洋路線票選」活動,內容推薦夏天到海邊的不同玩法:如尋漁村桃花源、找稀有白海豚、啖肥美珍珠蚵、看鮮艷小丑魚等,即日起至8月10日止,只要從10條路線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3條路線,就有機會參加抽獎,把「海洋鮮味禮盒」帶回家!詳細內容請上「臺灣農業澎湃一百」網站查詢。
臺灣農業澎湃一百網站:http://100.coa.gov.tw/

「出海前,回答任何問題都要說『有』」、「虱目魚原來叫做什麼魚」,這些趣味的漁業小故事,都在網站專題中。除了知識性內容,民眾可以看到早期漁船的作業模式,當時漁民的捕魚方式不僅困頓,每次出航就是與海相搏。還有難得一見的捕魚秘技,從漁獲量頗豐的扒網漁船到充滿力與美的鏢旗魚,像是一幅漁業歷史縮影。除此之外,也介紹了極具在地特色的魚種:包括每年冬天洄游至臺灣南部的烏魚又稱為「信魚」;外銷成果亮眼的鮪魚業;以及擺脫「土味」,一躍世界舞台的「臺灣鯛」等故事。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漁業的不同風貌,同時推出「夏日擁抱海洋路線票選」活動,內容推薦夏天到海邊的不同玩法:如尋漁村桃花源、找稀有白海豚、啖肥美珍珠蚵、看鮮艷小丑魚等,即日起至8月10日止,只要從10條路線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3條路線,就有機會參加抽獎,把「海洋鮮味禮盒」帶回家!詳細內容請上「臺灣農業澎湃一百」網站查詢。
臺灣農業澎湃一百網站:http://100.co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