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上筏影從何來?
很久很久以前,在臺灣東部縱谷中的大陂池附近,住著一群平埔族人(西拉雅族,從現今的嘉南平原移居)和阿美族人(從現在的恆春附近遷徙而來),這些居民都仰賴大陂池維生。在日據時期至光復期間,靠大陂池捕撈水產為生的專業及兼業漁戶約有30戶左右,維持家庭生計的人口大約有一百多人。大陂池中有豐富的魚蝦與水生植物,岸邊的居民們需要採收蓮子、蓮藕、菱角,而在這樣的水池及溼地中最適合以「筏」作為交通工具,於是形成「大陂池上筏影點點」的景觀。 為什麼說「筏」最適合在水池及溼地中划行呢?因為池裡面的水並不 算深,而「筏」比「船」吃水量少、浮力強,在製作上材料也用得比較少、取得較為容易,所以漁民們都採用當地的竹子來製作「竹筏」。
時光飛逝,大陂池的名字變成了「大坡池」,而鄰近的居民也多了閩南、客家等族群。在民國60年代左右,隨著大坡池大排水溝興建完成,颱風期池邊附近居家及農田淹水的問題獲得解決,卻也使得大坡池池面遽然縮減。直至今日,漁民乘筏捕魚撈蝦的景況已不復見,大坡池成為鄉民散步、賞鳥、騎單車、放風箏的風景區。 為了讓鄉民喚起童年的記憶,並體驗早年先民穿蓑衣、駕竹筏的刻苦捕魚生活,池上鄉公所和地方團體每年辦理一系列的活動,具有緬懷古風、傳承在地文化的特殊意涵。活動包含竹筏競賽和乘筏體驗等,歡迎大家一同感受舊時人文風情,親身徜徉在閑靜的湖光山色之中。
體驗內容:
(一)旅客購票參加竹筏體驗活動。
(二)旅客搭乘竹筏應全程穿著救生衣、自行划槳遊池體驗,並
遵從竹筏安全注意事項,每次竹筏體驗時間30 分鐘。
(三)超過體驗時間達15 分鐘者,需加購一次體驗票。
參加對象:中華民國3 歲以上(需成人陪伴)之國人,預估留宿池上旅客2,000 人次、本鄉鄉民2,000 人次、預約體驗1,000 人次,預估總數5,000 人次。
體驗期程:100 年7 月2 日(日)至8 月28 日(日),每週星期六、日上午08:30~11:30,開放體驗。假日下午時段及非例假日時段,採預約方式辦理。
體驗地點:池上鄉大坡池水域
體驗竹筏:可乘坐8 人之雙併式造型竹筏4 艘,供一般旅客體驗。
票價:
1. 優待票:配合竹筏季活動期間,每張新臺幣50 元
2. 全 票:非假日期間之預約體驗者,一律每張新臺幣80 元。
3. 免 費:本所招待之貴賓、媒體記者或特定人士